
学作曲理论前要掌握的硬核基础
很多人以为学作曲就是坐在钢琴前随便哼个旋律,其实真不是这么回事。去年我教过一个学生,钢琴十级但连基本的和声进行都搞不明白,写出来的曲子总感觉哪里怪怪的。后来发现是基础没打牢,就像盖房子没打地基一样。
音乐基础这块儿必须得扎实:
和声学是作曲理论的核心:
刚开始学和声时,我总搞不懂为什么某些和弦连接听起来特别舒服。后来老师用了个很形象的比喻:和声就像调味料,不同的组合能调出完全不同的味道。比如经典的I-V-vi-IV进行(C-G-Am-F),在流行音乐里出现率超高。
先掌握这些基本概念:
伯克利音乐学院的和声教程里有个很实用的练习方法:找10首你喜欢的歌曲,把它们的和弦进行都扒下来,看看有什么规律。
创作能力比技术更重要
见过太多人把作曲理论学成了数学公式,写出来的曲子工整但没灵魂。我老师说过一句话特别对:”规则是用来打破的,但前提是你得先知道规则是什么。”
培养音乐想象力有这些方法:
实战
刚开始可以模仿你喜欢的作曲家风格,就像学画画先临摹一样。比如喜欢周杰伦,就研究他的中国风编曲套路;喜欢久石让,就分析他的电影配乐手法。慢慢你就会形成自己的风格。
有个很管用的训练方法是”限制创作“:规定自己只用三个和弦写一首完整的歌,或者只用钢琴和一种管乐编曲。这种限制反而经常能逼出意想不到的创意。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