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招生信息港 专业库 零基础学作曲:3个月啃透乐理核心的踩坑实录

零基础学作曲:3个月啃透乐理核心的踩坑实录

专业库 2025年07月20日
5,534 浏览
零基础学作曲:3个月啃透乐理核心的踩坑实录

从音痴到能写完整旋律,我经历了什么

去年帮一个游戏开发朋友临时救场写BGM,结果发现自己的作曲知识全是碎片化的。硬着头皮用吉他即兴弹了几个和弦交差,被甲方委婉地说”旋律缺乏记忆点”。那次之后我系统性地啃了三个月乐理,现在回头看,这些基础真的能少走很多弯路。

和声进行是地基。刚开始总想着写出惊艳的旋律,后来发现好听的流行歌60%都在用I-V-vi-IV这种万能进行(比如周杰伦《简单爱》的和声分析)。重点不是用多复杂的和弦,而是和弦之间的连接要自然。我习惯先在钢琴上弹几个基础进行,用手机录下来反复听,找到最舒服的那个再发展旋律。

节奏设计比想象中重要。有次我把写好的旋律给做电子音乐的朋友听,他什么都没改,只是调整了某些音的时值长度,整首歌突然就”活”了。后来养成了个习惯:所有旋律先写成均等的八分音符,再像玩橡皮泥一样拉伸压缩节奏型。

  • 主歌用平稳的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组合
  • 副歌部分加入切分音制造推动感
  • 过渡段尝试三连音打破惯性
  • 那些没人告诉你的实战技巧

    用限制激发创意这点太反常识了。有个月我强迫自己只用C大调写歌,结果反而出了三首被音乐平台收录的作品。限制调性后,注意力自然转移到节奏设计音程关系上。后来看到伯克利音乐学院教材里也有类似的训练方法——规定只能用三度以内的音程写旋律。

    歌词和旋律的咬合度经常被忽略。早期我总先写完旋律再硬填词,直到有次把《成都》的歌词用朗读的方式录下来,才发现赵雷的旋律线条和方言语调是完全贴合的。现在我会先确定歌词的声调走向,比如:

  • 普通话第三声的字适合放在旋律下行处
  • 爆破音字(b/p/t)不适合拖长音
  • 副歌高潮词尽量用开口音(a/ang/o)
  • 移调练习是突破瓶颈的利器。有段时间写的歌都像同一个妈生的,后来老师让我把满意的旋律移到六个不同调上重写,才发现自己过度依赖某些音阶模式。现在每周会做这种练习:把《月亮代表我的心》的旋律片段用多利亚调式改写,或者把布鲁斯音阶套进民谣和弦里。

    编曲软件的选择直接影响创作流程。用FL Studio时总不自觉堆叠太多电子音色,换成Logic Pro后反而写出了更干净的钢琴曲。 新手先从简约的工具开始,比如:

  • 吉他+人声录音
  • 钢琴卷帘窗写主旋律
  • 只用3-4个音轨做完整编排
  • 最近在帮一个咖啡馆写主题曲,老板说想要”下雨天玻璃窗上水痕流动的感觉”。这种抽象需求反而逼着我跳出套路,最后用竖琴的滑音+延迟效果做出了想要的气氛。有时候客户的不专业描述,反而是最好的创作指引。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

    客服

    点击联系客服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09:00-18:00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客服电话

    0571-86795773

    客服邮箱 cy@hzyiyamusic.com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