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招生信息港 专业库 从零开始学作曲:我如何用3个月拿下专业硕士录取

从零开始学作曲:我如何用3个月拿下专业硕士录取

专业库 2025年07月19日
6,212 浏览
从零开始学作曲:我如何用3个月拿下专业硕士录取

从零基础到专业录取的三个月速成法

去年这时候我连五线谱都认不全,现在居然收到了作曲专业硕士的录取通知书。这三个月像坐过山车一样,每天练到手指抽筋,但真的值得。刚开始连最简单的和声进行都写不出来,现在能完整创作3-4分钟的管弦乐作品了。

  • 第一个月:恶补乐理就像背单词
  • 每天雷打不动4小时啃《和声学教程》,把常见的I-IV-V和弦进行玩出花。有个笨办法特别管用——把经典曲目扒下来改写成不同调性,周杰伦的《晴天》被我改过12个调,现在听到前奏就能反应出和弦走向。

  • 第二个月:创作量变引起质变
  • 逼着自己每周完成3首小品,从8小节旋律发展到完整ABA结构。有次写弦乐四重奏写到凌晨三点,第二天发现把中提琴声部写成了小提琴音域,这种低级错误现在想起来都脸红。但就是这些翻车经历,让我记住了每件乐器的音域特点。

  • 第三个月:突击作品集
  • 挑了5首完成度最高的作品重新编配,特意留了首实验性的电子音乐展现多样性。记得答辩时老师指着我的《雨巷印象》问:”这里突然转调是刻意营造朦胧感吗?”其实当时就是和声写崩了临时救场,没想到歪打正着成了亮点。

    那些没人告诉你的备考雷区

    备考期间踩过的坑比写的音符还多。最开始迷信”灵感论”,等有感觉才创作,结果两周憋不出一个乐句。后来改成早九晚六的”上班式创作”,效率直接翻倍。这里分享几个血泪教训:

    选曲不是越难越好

    有同学非要用十二音序列技术写作品集,结果教授直接说:”我们更想看到你对音乐本质的理解。”后来我改用简单的五声音阶写江南风格小品,反而收到”有文化辨识度”的好评。

    别忽视音乐科技工具

    开始觉得用打谱软件是作弊,硬是用手写谱。直到看见报考院校的课程表里有《计算机音乐制作》,赶紧恶修Logic Pro。现在我的工作流变成:先用MIDI键盘即兴,再用软件细化,效率提升200%。

    理论书单要动态调整

    啃完勋伯格的《作曲基本原理》整个人都是懵的,后来改从央音公开课(nofollow)入手,配合彭志敏的《音乐分析基础》才开窍。 先看院校导师的论文,摸清他们的学术偏好再选参考书。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

    客服

    点击联系客服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09:00-18:00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客服电话

    0571-86795773

    客服邮箱 cy@hzyiyamusic.com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