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零开始备考作曲专业的真实经历
去年帮表弟准备作曲专业考试时,发现网上攻略都太笼统了。我们花了3个月时间摸爬滚打,最后他成功考上了上海音乐学院。整个过程就像打游戏通关,要同时点亮几个技能树:
记得有次改谱到凌晨三点,表弟突然发现把中段的对位旋律改成卡农式模仿后,整个作品立刻有了层次感。这种顿悟时刻特别珍贵,比死记硬背管用多了。
考试现场那些容易踩的坑
考场上见过有人带着厚厚一叠获奖证书,结果视唱环节跑调被直接刷掉。根据几位考官私下交流,他们最看重的其实是这些:
即兴创作环节的生存指南
上音考试会给个8小节的旋律动机,要求现场发展成完整段落。我的笨办法是提前准备3套”万能模板”:
有考生在考场直接用手机展示自己制作的电子音乐,反而被扣分。后来才知道,除非报考电子作曲方向,否则传统钢琴谱面呈现更稳妥。
面试问答的隐藏考点
当考官问”为什么选择作曲专业”时,千万别背网上那些假大空的答案。有位教授直接打断考生说:”你刚才说的和去年某个落榜生一字不差”。更好的方式是结合具体作品聊,比如:
“最近在研究拉威尔的《波莱罗舞曲》,发现他用一个简单动机通过配器变化撑起整部作品,这种控制力让我想系统学习作曲技法“
考场提供的钢琴可能会比较老旧, 提前适应不同键盘手感。有考生因为三角钢琴踏板灵敏度太高,导致作品中的延音效果完全失控,这个细节很多人会忽略。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