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程表与五度圈到底怎么用?
上周帮一个刚学吉他的朋友看谱,他盯着和弦图一脸懵:”为什么这里是G和弦?为什么下一个是D?”我才发现很多自学音乐的人都会卡在这个坎上——不懂音程关系和五度圈原理。其实去年我教钢琴课时也遇到过类似情况,有个学员背了三个月音阶还是搞不清转调规律,直到我用五度圈给他画了张图,第二天他就能自己推算各调式和弦了。
音程表就是个距离尺子,告诉你两个音之间隔多远。比如C到G是纯五度,就像尺子上的5厘米标记。而五度圈是把这些关系串起来的魔法转盘,顺时针转每次升高五度(C-G-D-A…),逆时针转就变成四度(C-F-Bb-Eb…)。这个规律在音乐理论官网{rel=”nofollow”}有详细图解。
音乐人必备的实战应用
去年给乐队编曲时遇到个难题:主歌是C大调,副歌想转到更有张力的调式。吉他手 用A小调,但听起来太压抑;贝斯手提议E大调,又显得突兀。最后用五度圈找到关系最近的G大调,过渡特别自然。这里有个小窍门——看五度圈上两个调的距离,间隔不超过两个”钟点”的通常衔接流畅。
和弦进行设计:
即兴solo秘籍:
有次爵士演出中萨克斯手突然升调,我立刻瞟了眼手表上画的五度圈简图,三秒就跟上他的转调。这种实战技巧在伯克利音乐学院教材{rel=”nofollow”}里被称作”音乐人的GPS导航”。
扒带提速技巧: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