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零开始学作曲的那些坑
去年疫情在家闲着无聊,突然想试试写歌。完全零基础,连五线谱都认不全,硬是靠着B站教程和几本电子书,三个月后居然写出了第一首被音乐平台收录的BGM。现在回头看,自学路上踩过的坑简直能写本《作曲小白避雷指南》。
刚开始最头疼的就是乐理。那些和弦进行、调式转换看得人头晕,直到发现一个土办法:用手机钢琴APP边弹边记。比如C大调的主和弦是C-E-G,弹出来再哼旋律,比死记硬背快多了。有次为了搞懂属七和弦的解决,我愣是把《卡农》前八小节弹了二十多遍。
那些没人告诉你的实战技巧
真正开始写歌才发现,理论书上不会教你怎么处理”写了两句就卡住”的困境。后来在油管看到Hans Zimmer的访谈,他说自己经常用”音色先行法”——先找特别的音色激发灵感。试了用合成器调出太空感的pad音色,果然旋律自己就冒出来了。
编曲时最容易犯的错是声部打架。有次做电子舞曲,主歌部分叠了六层音效,导出后发现根本听不清人声。后来学会个笨办法:做完每个轨道单独静音播放,确保少任何一轨音乐都成立。
现在手机里还存着第一次写的”车祸现场”,对比最近给网剧做的配乐,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最近在尝试用Max/MSP做算法作曲,虽然经常调参数到凌晨三点,但听到电脑生成出意想不到的旋律时,还是会像第一次写出完整曲子那样兴奋。
(注:文中提到的GarageBand、Max/MSP等软件名称已做品牌标识处理,实际写作时可考虑添加官网链接并设置nofollow)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