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些年我在作曲专业踩过的坑
刚进作曲系那会儿,我连五线谱都认不全,第一学期就差点挂科。现在回想起来,要是有人早点告诉我这些事,至少能少熬30个通宵。先说最要命的误区:很多人以为学作曲就是天天写旋律,其实70%的时间都在研究”为什么这个和弦进行听起来这么舒服”这种技术问题。
作曲系的隐藏生存指南
去年帮学弟改毕业作品时发现,有些关键技能课表上根本不会写。比如怎么用频谱分析软件判断自己写的弦乐声部为什么听起来像锯木头,或者怎么跟演奏者沟通才能让对方理解你想要的那种”在第三个音稍微喘口气”的感觉。
必须掌握的三个冷门工具
教授不会明说的行业真相
带我的导师接过好莱坞配乐项目,他说现在影视配乐行业,交稿时限比作品质量更重要。有次他72小时没睡觉,就为赶漫威某部片的修改版。所以系里那些24小时写完赋格曲的变态作业,其实是在模拟真实工作场景。
最近帮游戏公司面试新人时发现,能熟练使用Wwise音频引擎的毕业生,起薪直接比其他人高30%。这玩意学校不教,但B站上有套叫”游戏音频设计师生存手册”的教程特别实用。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