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技术理论能让你的作曲更专业
很多人觉得作曲就是靠灵感,但真正能持续产出好作品的人,往往都掌握了扎实的技术理论。去年帮一个独立音乐人朋友分析他的作品,发现旋律很好听但编曲总差点意思,后来教他用了一些和声学技巧,三个月后他的作品就被某音乐平台收录了。
有个很实用的练习方法:找一首你喜欢的歌,用DAW软件把各个声部分离出来单独听,你会发现那些”感觉很好”的作品,其实每个声部都在严格遵守音乐理论规则。
3个马上能用的实战技巧
用数字音频工作站(DAW)反向工程
现在的音乐制作软件像Logic Pro、Cubase都有钢琴卷帘窗功能,可以直观看到和弦进行。我习惯每周分析一首Billboard热单,把它们的和弦走向扒下来存成模板库,创作时参考这些经过市场验证的和声框架。
掌握基础的声学物理知识
知道为什么中央C的频率是261.63Hz吗?了解泛音列原理后,你调EQ时就知道该在哪个频段做衰减了。推荐读一读声学基础(nofollow),虽然看起来和作曲无关,但能帮你做出更专业的混音决定。
建立自己的音程素材库
把各种音程(两个音高之间的距离)的听觉感受记录下来。比如:
去年给游戏配乐时,我就是靠这个素材库快速找到了想要的情绪表达方式。现在手机里还存着200多个按情绪分类的音程片段,随时可以调用。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