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有个想报考音乐治疗专业的学生问我:”老师,我钢琴弹得一般,乐理知识也不太扎实,能学这个专业吗?”这让我想起去年带的一个实习生,她原本是心理学专业的,刚开始连五线谱都认不全,现在已经是某三甲医院音乐治疗室的骨干了。
乐理到底重不重要?
先说 重要,但没你想象的那么难。音乐治疗专业确实要学乐理,但和音乐学院的要求完全不是一个量级。我们系的乐理课更注重实用性,比如:
去年帮医院培训护工时,有个40多岁的护士姐姐,之前完全没音乐基础,三个月后已经能用尤克里里给患者做简单的节奏训练了。美国音乐治疗协会(AMTA)的认证考试中,乐理部分占比约15-20%,主要考察的都是临床应用能力。
为什么非要学乐理?
有个常见的误区,觉得音乐治疗就是放放音乐、聊聊天。实际上我们需要根据患者情况定制音乐干预方案。比如:
我有个抑郁症患者,对特定频率的声音特别敏感。有次我无意中用了小调的和弦进行,她突然说”这个声音让我想起小时候”。后来查资料才发现,某些音程组合确实会触发特定情绪记忆。要是没有乐理基础,这种治疗机会可能就错过了。
乐理不好怎么办?
别慌!我们专业90%的学生入学时都达不到音乐学院附中水平。分享几个实用
记得带过一个自闭症儿童,完全不懂乐理,但能准确复述出他听过的所有旋律。后来我们用这个能力帮他建立了语言沟通的桥梁。所以关键不是乐理多精深,而是会不会灵活运用。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