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乐治疗专业到底学什么?
去年陪表妹选专业时,发现国内开设音乐治疗本科的院校已经超过20所了。这个专业可不是简单地放放音乐,核心课程包括音乐心理学、临床即兴演奏、治疗性声乐这些硬核内容。记得中央音乐学院的学生跟我说,他们大三就要去医院实习,用音乐帮中风患者做肢体康复训练。
最让我意外的是,音乐治疗师要掌握三种核心技能:
中国音乐治疗学会的专家说过,合格的治疗师要完成至少1200小时的临床实习。国内院校的实习点主要分布在三甲医院康复科、特殊教育学校和养老机构。比如武汉音乐学院的学生,每周都要去协和医院儿科病房,用音乐缓解白血病患儿的治疗焦虑。
2025年报考要注意什么?
现在很多学校把音乐治疗划在音乐表演或心理学下面招生,报考前一定要看清培养方案。像四川音乐学院就是按”音乐治疗与健康”方向招生,而首都师范大学则放在心理学大类里。去年有个考生就是因为没注意这点,入学后才发现课程设置和预期差别很大。
这些院校的录取方式也五花八门:
提前准备三样东西:二级以上钢琴证书、心理咨询师基础培训证明、志愿者服务记录。我表妹去年就是靠着在养老院弹琴的200小时服务时长,拿到了浙江音乐学院的校考加分。现在国内音乐治疗师的时薪能达到300-500元,一线城市医院相关岗位的入职起薪约8000元。
想了解具体课程设置的,可以看看中国音乐治疗学会官网{rel=”nofollow”}公布的培养标准。记得重点关注《音乐治疗临床技术》这类实操课程的比例,有些院校的理论课占比过高,毕业后还得自费参加世界音乐治疗联盟{rel=”nofollow”}的认证培训才能执业。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