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师作曲专业学生必备的硬核技能
去年帮一个华师作曲系学弟改作品集,发现很多学生把精力全放在写旋律上,结果投比赛时评委反馈”技术单一”。其实现在行业最缺的是能玩转现代作曲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就拿电子音乐制作来说,光会用传统管弦乐写法已经不够了,得掌握这些:
最近帮人看考研复试作品,发现很多人卡在”理论应用”环节。评委最常问的问题是:”你的赋格主题为什么选这个调性?”不是要你背教科书答案,得结合和声张力、乐器音域具体分析。有个取巧的方法——多研究华师教授们的作品,比如王安国教授的合唱写作(nofollow)里隐藏着超多技术彩蛋。
2025年行业最看重的三项能力
上个月和星海音乐厅的音响总监聊天,他说现在接活最头疼遇到”谱面作曲家”——写的总谱演奏员根本看不懂。这三个能力 在校期间就练起来:
声音档案管理能力
别笑,这真能决定就业机会。给游戏公司做配乐时,一个工程文件里通常有200-300条音轨。我习惯用「日期+项目+版本号」的命名规则,比如”20250512_仙侠手游_战斗BGM_v3″。有个师弟因为整理得清楚,实习期就被网易音频组留用了。
实时协作软件操作
现在远程录制太普遍了,要会用的不只是Zoom:
乐器法实战经验
华师琴房那些民乐乐器别浪费!之前帮电影配乐要写阮独奏段落,临时跑去民乐系蹲点记录演奏技法。后来发现个好用的方法:用手机拍下演奏家的特殊指法,在谱面上用彩色标注,比如”此处用指甲敲击面板”。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