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曲专业到底要学哪些硬核技能?
去年帮一个艺考生准备作曲专业考试,发现很多人对这个专业有误解,以为就是写写旋律那么简单。 音乐学院作曲系的课程表能吓退一堆人。和声学、复调、配器法这些基础课,每门都能让人掉头发。
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的课程设置显示,大二就要开始学管弦乐配器,得记住所有乐器的音域和特性。小提琴的G弦和E弦音色差别有多大?单簧管换指法时的滑音怎么处理?这些细节决定作品的专业度。
哪些技术学了最吃香?
现在行业里最缺的是既懂传统作曲又掌握新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去年帮游戏公司找配乐师,发现会使用Max/MSP{rel=”nofollow”}做交互音乐的人,报价能比普通作曲高3-5倍。
中国音乐学院去年新增的电子音乐作曲方向,报名人数是传统作曲的3倍。但系主任在开学典礼上说:”别忘了你们首先是个作曲家,然后才是技术员。”这话挺实在,见过太多人沉迷音色库,写出来的东西却像高级MIDI示范曲。
怎么搭配学习路线最合理?
带过几个艺考生后发现,死磕古典和声反而容易走进死胡同。 大一大二先把斯波索宾的和声学教程吃透,同时每周用手机录些生活声音做采样练习。
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在公开课{rel=”nofollow”}里提到,现在评审作品集时,更看重有没有独特的音乐语言。就像写作文一样,技术是语法,个性才是灵魂。有个毕业生把家乡的渔歌号子融入电子音乐,直接拿了国际比赛金奖。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