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作曲到底需要熬多久?
这个问题就像问”学游泳要多久”一样难回答。我带的作曲学生里,有人3个月就能写出像样的流行歌,也有人学了3年还在和和声学较劲。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秦文琛教授说过:”作曲不是流水线作业,每个人的音乐成长曲线都不一样。”
最关键的其实是搞清楚你想学哪种作曲。如果是写抖音神曲那种简单的流行歌,掌握基础乐理+和弦套路,3-6个月就能量产。但要是想写交响乐或者影视配乐,没个3-5年系统训练根本玩不转。去年有个学生非要我给他制定”速成计划”,结果发现连转调都搞不定,最后老老实实回去啃斯波索宾和声学了。
那些加速学习的秘密武器
带过上百个学生后,我发现进步快的人都有共同点。首先他们不迷信”灵感”,而是把作曲当技术活。就像我学生小林,坚持用黄金八小节法则{:rel=”nofollow”}每天写3段旋律,半年后直接被音乐公司签走。
软件工具能省下大量时间。用MuseScore记谱比手写快5倍,Cubase的和弦轨能实时检查你的和声进行。但千万别本末倒置,去年有个学生沉迷音色库,写了半年才发现自己连基本配器都不会。
最有效的训练方法是”扒谱-模仿-创新”三步走:
有个狠招是限制创作条件。比如只用C大调写歌,或者规定只能用4种乐器。这招逼着我在学生时代突破创作瓶颈,现在也常拿来训练学生。上个月让学员用”卡农进行“写变奏,结果有人写出了能当手机铃声的佳作。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