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问题我当年也问过老师,结果老师直接甩给我一本《和声学》,说”先把这本书啃完再说”。后来我才明白,作曲技术理论就像盖房子的施工图纸,告诉你音乐是怎么”搭”起来的。
先说最基础的四大件:
学这些真的有用吗?
去年帮一个学弟改他的毕业作品,他写了段特别拧巴的旋律。我用对位法给他重新调整了声部走向,立马就顺耳多了。这就是技术理论的价值——它帮你把脑子里模糊的音乐想法,变成实实在在能演奏出来的谱子。
常见的学习误区有三个:
我老师有句名言:”规则是给不会创作的人准备的,会创作的人都在打破规则。”但你要先知道规则是什么,才知道怎么打破它有意思。比如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开头那个著名的”命运敲门”动机,就是打破当时常规节奏的典范。
现代作曲还要学这些吗?
现在做电子音乐的朋友可能会说:”我用DAW软件直接拖拽不就行了?”但你会发现,那些真正厉害的电子音乐制作人,像deadmau5私下都在研究古典和声。去年参加音乐制作交流会,有个做嘻哈的哥们展示了他用赋格技巧写的beat,现场所有人都惊了——原来古典技法用在现代音乐里这么带感!
具体到学习
有个很实用的方法:找首简单的儿歌,比如《小星星》,尝试用不同的和声进行重新编配。你会惊讶地发现,同样的旋律配上不同的和声,能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情绪色彩。这就是作曲技术最神奇的地方——它给了你操控听众情绪的魔法工具箱。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