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曲技术理论到底学什么?
很多人以为学作曲就是学写旋律,其实远不止这么简单。去年帮一个音乐专业的学生整理学习计划时,发现他连和声学都没系统学过,结果写出来的曲子总是听起来”怪怪的”。作曲技术理论就像盖房子的施工图纸,没学透的话,再好的创意也容易”塌方”。
核心四大件缺一不可
和声学绝对是地基中的地基。我刚开始写歌时总纳闷为什么自己写的和弦进行像儿歌,后来系统学了功能和声理论{:rel=”nofollow”}才明白,V7-I的解决、副属和弦的运用这些门道,直接决定了音乐的张力。就像炒菜要懂火候,和声就是控制音乐情绪的”火候开关”。
那些容易被忽略的实战技能
很多人学完理论还是不会写歌,问题往往出在听觉训练上。我的作曲老师有句名言:”如果听不出增四度和减五度的区别,就像色盲学画画。” 每天花15分钟做以下练习:
即兴创作能力也很关键。有次看到学生对着乐理书纠结”这里能不能用重属和弦”,我说你弹出来听听不就知道了?音乐理论不是数学公式,听觉舒服才是最终裁判。爵士乐手常玩的ii-V-I进行,就是最好的和声实验室。
说到工具运用,现在用Muscore{:rel=”nofollow”}这类打谱软件确实方便,但千万别变成”鼠标作曲家”。我见过有人把midi钢琴卷帘当草稿纸用,结果写出来的旋律完全不符合人声呼吸规律。 初期还是多用纸笔创作,强迫自己把脑中的声音具象化。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