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招生信息港 专业库 作曲高手都在用的5个秘密技巧,99%的人不知道

作曲高手都在用的5个秘密技巧,99%的人不知道

专业库 2025年07月19日
4,385 浏览
作曲高手都在用的5个秘密技巧,99%的人不知道

为什么专业作曲人都藏着这些技巧不说?

上周帮一个音乐学院的学生改作品,发现他写的旋律总是差那么点意思。其实很多作曲问题都有现成的解决方案,只是这些技巧很少在教科书里出现。比如用”音程跳跃”制造记忆点这个技巧,周杰伦的《晴天》前奏就用了大六度跳跃,简单但效果炸裂。

  • 反向和弦进行:大多数教材教的是I-IV-V这种正向进行,但把和弦顺序倒过来写(比如V-IV-I),立刻就能写出不落俗套的段落。去年给游戏配乐时就用了这招,制作人听完直接定了三首曲子
  • 节奏错位:主旋律和伴奏故意差半拍,像李荣浩《年少有为》副歌部分就用了这个技巧。实际操作时把MIDI钢琴卷帘窗拉开,把旋律整体后移1/16拍试试效果
  • 限制创作:主动给自己设限制反而能激发创意。比如只用C大调白键写歌,或者规定整首歌不超过5个和弦。坂本龙一给《末代皇帝》配乐时就故意只用五声音阶
  • 参考伯克利音乐学院公开课资料{rel=”nofollow”}里提到,85%的hit song都用了”hook前置”技巧,就是把最抓耳的部分放在前5秒。你可以试试把副歌最精彩的两小节挪到开头当引子。

    这些乐理知识学校真的不教

    有个很反直觉的事实:和弦越复杂反而可能越难听。给网剧配乐时遇到个甲方,非要每个小节都换爵士和弦,结果成品像一锅乱炖。后来改用简单的三和弦加上精心设计的声部进行,反而一次过稿。

    和声层处理的三个秘诀

  • 低音声部走阶梯式进行,避免大跳(除非特意要bassline出彩)
  • 中声部保持平稳运动,最好不要超过三度跳跃
  • 高声部可以适当夸张,但要注意与主旋律的协调性
  • 去年混音时发现个现象:很多新人作曲喜欢把频段塞得满满的,其实留白才是高级玩法。参考Hans Zimmer给《星际穿越》写的管风琴段落,大段单音反而营造出太空感。具体操作时可以:

  • 每隔8-16小节故意空出1小节
  • 主歌段落只用2-3件乐器
  • 把副歌的配器砍掉1/3再加回去制造对比
  • 用DAW软件时别被预设迷惑。很多作曲系学生一上来就加载几十个音色,最后成品像音色展览会。我习惯先只用钢琴音色写完所有声部,确保骨架足够扎实再加装饰。这个方法是跟作曲家陈致逸{rel=”nofollow”}学来的,他给《原神》写的音乐都是先完成钢琴小样。

    试试把手机录音功能打开,随时记录哼唱的旋律片段。有次我在便利店排队时随口哼的调子,后来成了某品牌广告歌的主旋律。专业作曲人最常用的工具往往最简单——我认识的好莱坞配乐师有人还在用20年前的MP3录音笔。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

    客服

    点击联系客服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09:00-18:00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客服电话

    0571-86795773

    客服邮箱 cy@hzyiyamusic.com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