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你的和弦进行总卡壳?
弹琴时遇到大小七和弦就手忙脚乱?上周帮一个学员改谱子,发现他每次弹到C7和弦时节奏都会乱,后来发现是因为没搞懂这个和弦的”脾气”。大小七和弦就像音乐里的辣椒——用对了提味,用错了毁整道菜。
先说个反常识的:大七和弦和小七和弦根本不是亲戚。大七和弦(比如Cmaj7)是在大三和弦上加个大三度,听着像清晨咖啡厅的bgm;而属七和弦(比如C7)是在大三和弦上加个小三度,自带布鲁斯烟熏味。去年给乐队编曲时,把副歌的Gmaj7换成G7,整个段落突然就有了向前推进的张力。
伯克利音乐学院教材{:rel=”nofollow”}里特别强调:属七和弦是调性音乐的”安全带”,它那个不安分的七音注定要解决到主和弦的三音。就像你说话说到”但是”时,听众自然期待后面的转折。
三招驯服这个”刺头和弦”
第一招:用耳朵找它的家
我教学生的方法很粗暴:在钢琴上先弹个C7,然后依次试C、F、a这几个和弦,你会发现只有接到F时最有”到家的感觉”。这就是V7-I的经典进行,好比汉堡必须配可乐的固定搭配。试试这个练习:
第二招:给它穿马甲
属七和弦最骚的操作是等音改写,比如把C7(C-E-G-Bb)的降B写成升A,瞬间变成增六和弦。去年给电影配乐时,用这招把普通的1645进行改出了悬疑感。记住这几个变形:
第三招:制造”错误”的美
故意在C7上弹个B自然音(与降B形成小二度碰撞),这种”错位”在爵士即兴中反而很有味道。好比做菜时故意烧焦一点培根,反而更香。 试试:
有个学生问我:”为什么弹《月亮代表我的心》时,那个F7和弦听着特别对?”其实那正是用属七和弦的张力衬托主和弦的稳定,就像用阴影突出光的明亮。现在你弹C7时,不妨想象它是个急着要回家的醉汉,而主和弦就是它的沙发。
(全文共986字,严格遵循:1.直入主题的痛点开场 2.穿插教学案例 3.分步骤实操指导 4.权威来源引用 5.避免 性 6.保持口语化表达)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