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曲专业到底要学哪些硬核内容?
很多人以为学作曲就是天天写歌,其实这个专业要啃的硬骨头可多了。我表弟去年刚考上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第一学期就被和声学虐得天天熬夜。最基础的乐理知识就要学整整一年,包括音程、调式、节奏这些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的内容。
去年陪表弟去琴房,看他对着电脑屏幕上的五线谱软件抓耳挠腮。他说现在都用Finale这类专业打谱软件了,但手写谱面的基本功还是不能丢,期中考试就考手抄总谱。
除了写歌还要掌握这些技术活
你以为作曲系学生整天风花雪月?其实他们可能是全校最”理工科”的艺术生。现代作曲技术课程会教你用Max/MSP这类音频编程工具,我表弟上学期就用这个做了个能根据手势变化自动生成音乐的装置。
记得有次去他们学校听期末作品展示,有个学长把古筝和电子音效混在一起,完全颠覆了我对民乐的认知。教授说这就是在尝试”跨媒介音乐创作“,现在很多前沿作品都在玩这种跨界。
实战训练比想象中残酷多了
作曲系最吓人的是每周都要交新作品,我表弟说这行有个黑话叫”杀作品”——就是教授当着全班面把你的作品批得体无完肤。他们有个学长写了首弦乐四重奏,被教授说”像用脚踩出来的声音”,结果第二周就重写了完全不同的版本。
去年他们系举办新生作品音乐会,有个女生写了首用手机震动马达当打击乐的作品,台下观众都惊了。教授说这就是在探索”声音的无限可能性”,现在想想,作曲专业其实是在培养声音的发明家。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