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乐治疗师都在做什么?这些真实案例太神奇了
上周去朋友开的康复中心,看到一群孩子围着一个弹吉他的人唱歌,还以为是在上音乐课。朋友告诉我,这是音乐治疗师在工作,那些孩子都是自闭症患者。说实话,当时我就震惊了——原来音乐真能当药使?
音乐治疗师这个职业在国内还算新鲜,但在美国已经有70多年历史了。他们用的可不是普通歌曲,而是专门设计的音乐干预方案。比如给中风患者用的节奏训练,每个鼓点都精确到毫秒,能帮助重建神经通路。去年北京协和医院康复科就引进了这套设备,患者手部功能恢复速度提高了40%。
最让我开眼界的是阿尔茨海默病的音乐治疗。治疗师会找到患者年轻时流行的老歌,当《夜来香》这样的旋律响起,连平时认不出子女的老人都会跟着哼唱。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做过实验,音乐刺激能让晚期患者的语言能力短暂恢复15-30分钟。
想学音乐治疗?这些内幕信息你要知道
国内现在有12所高校开设音乐治疗专业,中央音乐学院的最难考,去年录取线比钢琴表演专业还高8分。课程设置特别有意思,要学《音乐解剖学》这种跨界课——比如吹长笛时哪个脑区在活跃,弹贝斯时脊柱要维持什么角度。
实习经历才是重头戏。学姐说她第一次在精神病院带团体治疗时,有个患者突然抢过沙锤疯狂敲打。标准操作流程是:立即改用相同节奏即兴伴奏,等患者情绪平稳后,再逐步把节奏引导到舒缓频率。这比强行制止效果好十倍,但教科书上可不会写这些实战细节。
就业方向比想象中多元。除了医院和康复机构,现在深圳有些月子中心高薪聘请音乐治疗师,用摇篮曲调节产妇激素水平。北京某重点中学还设置了音乐治疗师岗位,专门处理考试焦虑的学生案例。不过要提醒的是,这行需要极强的心理素质——曾经有治疗师被躁狂症患者摔烂了价值3万的定制手碟。
报考前最好确认自己是否具备这些特质:
参考:世界音乐治疗联合会官方认证标准{:rel=”nofollow”} 中国音乐治疗学会行业白皮书{:rel=”nofollow”}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