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乐治疗专业到底学什么?
去年陪表妹去武汉音乐学院音乐治疗专业面试,才发现这个专业比想象中硬核多了。你以为就是放放音乐聊聊天?他们学生要同时掌握心理学、医学和音乐三大领域的知识。最让我震惊的是,他们的琴房墙上贴着人体解剖图,钢琴旁边放着听诊器。
音乐治疗课程主要分三大块:
张教授是系里的王牌导师,他带我们参观治疗室时特别强调:”好的音乐治疗师要像瑞士军刀,看到抑郁症患者知道用舒缓的摇篮曲,遇到自闭症儿童马上切换成节奏明确的鼓点。”他们实验室里那些脑电监测设备,看起来跟三甲医院康复科没什么两样。
三个真实治疗案例
自闭症儿童的突破
在附属医院见到8岁的乐乐时,他连对视都困难。治疗师小王用非洲鼓敲出固定节奏,三个月后奇迹发生了——有次鼓声突然停下,乐乐竟然主动拍了拍小王的手腕。这种非语言互动对普通孩子很简单,却是自闭症治疗的关键突破点。
产后抑郁的妈妈们
音乐治疗中心最治愈的是妈妈团体治疗室。李医生会让产妇们用哼唱的方式表达情绪,有位妈妈说:”比抗抑郁药管用的是大家一起唱《亲亲我的宝贝》时,突然发现不是只有自己在崩溃。”
中风老人的康复奇迹
康复科最让人触动的是75岁的陈爷爷。脑梗后他语言功能受损,但治疗师发现他还能完整唱《东方红》。现在每周音乐治疗课上,老爷子能用唱歌的方式背出全家电话号码,这比枯燥的发声训练有效十倍。
武汉音乐学院官网(nofollow)上有组数据很有意思:他们的毕业生有32%进了三甲医院,28%在特殊教育学校,还有15%自己开了工作室。上次去他们毕业展演,看到有个学长把《孤勇者》改编成康复训练曲,现场教养老院的爷爷奶奶们用沙锤伴奏,那场面比任何理论说教都更有说服力。
如果你问学这个专业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我表妹现在总说:”当语言失效的时候,音乐才是最好的沟通密码。”她上周刚用大提琴曲帮一个失语症患者唤醒了语言功能,那天医院的走廊里,病人家属的哭声比琴声更让人难忘。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