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招生信息港 专业库 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专业:99%考生不知道的备考秘籍

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专业:99%考生不知道的备考秘籍

专业库 2025年07月20日
9,108 浏览
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专业:99%考生不知道的备考秘籍

99%考生不知道的备考秘籍

去年陪表弟备考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专业时,发现很多考生都在死磕乐理题,却忽略了最关键的三件事:曲目库积累、音乐史脉络梳理和即兴视唱技巧。当时帮他调整了备考策略,最后专业成绩直接冲进了前10%。这里面的门道,其实就藏在招生简章的字里行间。

  • 曲目库不是背得越多越好:招生简章里要求掌握50-80首经典作品,但考官最常问的是”你最近反复听的3首冷门作品”。我让表弟重点准备5首非热门曲目,比如谭盾的《水乐》和郭文景的《愁空山》,面试时考官眼睛都亮了。
  • 音乐史要会”串珍珠”:很多人把中国音乐史和西方音乐史分开复习,其实考官最爱问”比较贝多芬《田园》与《高山流水》的创作背景差异”这类跨界题。我们做了个时间轴,把中外重要事件并排放置,效果出奇地好。
  • 视唱练耳有隐藏公式:考前突击时发现,三和弦解决到主和弦的套路,在即兴视唱题中出现率高达70%。用手机录下自己每天练的10条视唱,回放时专门挑出跑音的片段重点攻克,比盲目练习效率高3倍。
  • 那些招生办不会明说的加分项

    中国音乐学院官网上公布的考试要求只有薄薄两页纸,但去年参与评卷的李教授在学术研讨会上透露,他们真正看重的其实是这两个维度:

    音乐分析能力比演奏技巧更重要

    考场上经常遇到能完美演奏肖邦练习曲却说不清调性转换逻辑的考生。评委组更看重你能不能用专业术语解释《二泉映月》里”变宫为角”手法的情感表达,而不是单纯炫技。 备考时每练一首曲子都做”3问”笔记:

  • 作曲家为什么在这里用减七和弦
  • 这段旋律进行模仿了哪种民间曲艺?
  • 如果让你改编成现代版会保留哪些核心元素?
  • 田野调查经历是隐形王牌

    音乐学专业近年特别关注非遗音乐传承,有考生带着自己采录的侗族大歌原始录音去面试,虽然录音质量一般,但现场还原了采风时学到的特殊唱腔,直接拿到附加分。如果你去过西安鼓乐社或泉州南音阁,哪怕只是短期体验,一定要在作品集里用视频+文字记录整个过程。

    备考期间最好每周去国家大剧院听一次现场,散场时留意那些边听边记笔记的观众——说不定就是 的考官。有次表弟在音乐会休息区,正好听到几位老师在讨论台上演奏家的踏板用法,这个细节后来成了他面试时的精彩案例。

    客服

    点击联系客服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09:00-18:00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客服电话

    0571-86795773

    客服邮箱 cy@hzyiyamusic.com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