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录音艺术到底属于哪个学科?
很多人第一次听说”录音艺术“这个专业时都会有点懵——这到底是搞音乐的?还是搞技术的?其实它是个典型的交叉学科,就像个混血儿,同时带着艺术和工科的基因。我表弟去年报考这个专业时,全家人研究了整整两周才搞明白它的学科归属。
录音艺术最官方的分类是在”艺术学“门类下的”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代码是130308。但有趣的是,不同学校的培养方向差异特别大。比如中国传媒大学的录音艺术偏重影视声音设计,中央音乐学院则侧重音乐录音,而北京电影学院更关注电影声音创作。去年陪表弟去中传开放日,他们的录音棚里既有交响乐总谱,又有电影分镜脚本,墙上还贴着声学物理公式,活脱脱一个学科大杂烩。
这个专业的课程设置特别能说明问题:
为什么说它是个”两面派”专业?
我认识的中传录音系学姐说,她们日常就是”左手调音台,右手五线谱“。白天在实验室测声场频率响应,晚上可能就在给微电影配环境音效。这种双重属性导致很多有趣的现象——他们的毕业作品既要接受艺术评价,又要通过技术验收。
最典型的例子是影视声音设计。既要懂戏剧冲突怎么用音效烘托(艺术层面),又要掌握杜比全景声的技术标准(工程层面)。去年帮学姐的毕业作品做观众调研时发现,普通观众觉得”枪战戏声音好震撼”,而专业评审却在讨论”动态范围是否控制在24dB以内”。
就业方向也呈现两极分化:
北京电影学院的王老师说过个金句:”好的录音师应该能用示波器分析巴赫的平均律”。这话虽然夸张,但确实道出了这个专业的本质——艺术感知力和工程技术力就像立体声的两个声道,缺一不可。
报考前必须知道的三个真相
(参考链接:中国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