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乐剧的起源:从《黑魔鬼》说起
你知道现在百老汇那些华丽的音乐剧,最早是从一个”魔鬼故事”开始的吗?1866年,纽约尼布罗花园剧院临时拼凑的《黑魔鬼》(The Black Crook)被公认为第一部现代音乐剧。当时剧院老板为了救场,把芭蕾舞团、流行歌曲和奇幻剧情硬凑在一起,结果意外创造了历史。
那次演出有多疯狂?整整五个半小时的时长,穿着紧身衣的芭蕾舞者,还有会喷火的舞台机关。当时的《纽约先驱报》形容这是”前所未有的视觉盛宴”nofollow。我去年在纽约公共图书馆翻到当年的节目单,发现他们连剧情都写得特别随意——就是一个画家和魔鬼做交易的老套故事,全靠歌舞撑场面。
为什么这部作品能被称作”第一部”?关键就在于它首次实现了三个突破:
音乐剧的进化密码
看过《歌剧魅影》的人可能很难想象,早期音乐剧连完整乐谱都没有。我在研究时发现,19世纪末的音乐剧更像”点唱机”,把当时流行的民谣、进行曲随便塞进剧情里。直到1927年《演艺船》出现,才确立现代音乐剧的黄金法则:
音乐必须服务剧情
作曲家杰罗姆·科恩在这部剧里干了件革命性的事——根据角色性格创作专属旋律。比如混血儿朱莉的《Bill》,用布鲁斯音阶暗示她的种族身份。这种创作理念直接影响了后来的《西区故事》《汉密尔顿》。
那些改变游戏规则的里程碑:
最近帮朋友排校园音乐剧时,我们就借鉴了《汉密尔顿》的”错位创作法”——用电子舞曲唱文言文课文,效果意外地好。这说明音乐剧的核心魅力从来不是固守传统,而是敢于把看似不搭的元素碰撞出新火花。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