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乐学专业到底学些什么?
很多人以为音乐学就是天天唱歌弹琴,其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我大一时第一节专业课就被《西方音乐史》教材砸懵了——整整800页全英文原版书,光是记作曲家生卒年份就背到怀疑人生。音乐学更像是一门”音乐考古学“,要研究乐谱手稿、分析音乐结构,甚至得懂点声学和心理学。
最崩溃的是视唱练耳课,老师随手在钢琴上砸个九和弦,你得立刻写出所有音高。我室友现在听到电话铃声都会下意识分析:”这是大三和弦转位…”
学音乐学到底值不值?
这个问题我收到过太多次了。说实话,如果你指望毕业就能当明星,趁早换个专业。但去年帮某音乐APP做内容审核时,突然发现四年练就的”绝对音感”派上大用场——能听出用户上传的翻唱是否跑调,这技能现在月薪2万起。
就业方向比想象中多元:
有个冷知识:Spotify的推荐算法团队里,30%是音乐学背景的。因为要理解”为什么肖邦夜曲和坂本龙一能出现在同一歌单”,光会编程可不够。
最意外的收获是培养了”结构化听力”。现在听流行歌会自动分析:”主歌用了卡农进行,副歌突然转调,bridge部分有复调元素…”虽然朋友都说我这样很扫兴,但网易云的歌单推荐确实比他们准得多。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