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乐剧专业考试中的即兴表演技巧
去年陪朋友去传媒大学音乐剧专业考试,亲眼见证了一个神奇时刻——考官临时要求考生用”一杯奶茶”为主题即兴表演。有个穿红裙子的女生直接演起了奶茶店打工妹,从摇杯子到擦桌子一气呵成,最后还即兴唱了段”珍珠奶茶圆舞曲”,全场考官都笑出眼泪。这种临场反应能力,其实是可以通过系统训练获得的。
考官到底在观察什么
有次和传媒大学的招生老师聊天,才知道他们看即兴表演时根本不在乎完成度,重点考察的是这三个维度:
情绪转换的自然度
去年有个考生被要求同时表演”中彩票”和”丢钱包”,那孩子先用美声唱法欢呼,转身系鞋带的功夫马上切换成哭腔,这种快速情绪切换能力直接拿了当天的最高分。练这个有个土方法——开着电视随机换台,跟着不同频道的情绪即兴表演。
空间想象能力
考场经常就给你把椅子,得把它当成任何道具。见过最绝的是个男生把椅子先当摩托车骑,翻过来变成理发椅,最后竖起来假装是路灯杆。 平时在家可以玩”物品变形记”,随便抓个东西开发出5种以上用法。
音乐与叙事的结合
真正的高手就算唱走调也能用表演弥补。记得有次看到考生把《茉莉花》唱成摇滚版,但通过夸张的采茶动作完美化解了违和感。平时可以多练”错位演唱”,比如用儿歌曲调唱新闻联播稿,特别锻炼音乐叙事能力。
考场即兴题目八成都是生活场景, 把”便利店夜班””地铁故障””外卖超时”这些高频情境都预演一遍。我朋友考前两个月每天记录3个生活片段,考试时抽到”早餐摊”题目直接复现了观察到的煎饼大叔擦汗动作,考官当场夸”有生活质感”。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