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哆咪啦学院 音乐理论知识库 上戏音乐剧专业乐理考了道送命题,考生的反应绝了

上戏音乐剧专业乐理考了道送命题,考生的反应绝了

音乐理论知识库 2025年07月20日
2,618 浏览
上戏音乐剧专业乐理考了道送命题,考生的反应绝了

上戏音乐剧专业乐理考试里的”送命题”长啥样?

去年陪朋友家孩子备考上戏音乐剧专业,见识了传说中的乐理“送命题”——题目要求用《悲惨世界》中《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的旋律,重新谱写一段符合中国民族调式的旋律。这题直接把考场里一半考生整懵了,有个姑娘当场小声嘀咕:”这到底是考音乐剧还是考魔法?”

其实这种题考察的是音乐语汇转换能力,音乐剧专业最看重的就是跨风格创作功底。考官后来透露,能拿高分的答案通常具备这几个特征:

  • 保留原曲的进行曲节奏骨架
  • 将西方大调式转为五声调式(比如把C大调改成C宫调)
  • 在强拍位置使用”宫-徵-商”这类典型民族和声进行
  • 适当加入装饰音模仿民乐韵味
  • 有个考生直接把旋律改成了《黄河大合唱》的风格,还巧妙融入了京剧西皮流水的节奏型,据说当场就被考官圈出来当范例。这种题真不是故意刁难人——音乐剧《蝶》里梁山伯唱段就用了越剧腔,《摇滚红与黑》里连rap都能和咏叹调无缝衔接,现在的行业标准早就不是单纯会唱会跳那么简单了。

    备考这种神仙题目到底该怎么练?

    我专门请教了上戏教视唱练耳的张老师,他带出过三届音乐剧专业状元。他办公室墙上就贴着张A4纸,写着”音乐剧演员三大杀手锏:耳朵比嘴快,脑子比手快,文化比技术厚”。针对这类考题,他给考生支了几招:

  • 建立风格转换的”快捷方式”
  • 每天用同一段旋律做”变形记”练习:先原样弹奏,接着转爵士swing节奏,再变成民乐版,最后尝试音乐剧叙事段落
  • 重点训练大小调民族调式的互转(比如把《Memory》改成陕北信天游味道)
  • 准备20组”万能过渡句”,专门应付即兴改编需求
  • 啃透经典剧目的基因密码
  • 最近三年考题里,有47%的素材来自以下剧目:

  • 歌剧魅影》的复调结构
  • 《汉密尔顿》的节奏切分
  • 《变身怪医》的双重人格和声设计
  • 张老师要求考生看剧时得带着”CT扫描仪”的视角,比如《芝加哥》里”All That Jazz”为什么用降E小调?《吉屋出租》的摇滚和声怎么跟百老汇传统唱腔打架的?

  • 培养”音乐翻译官”思维
  • 去年有个考生在考场上干了个骚操作——把考官随手敲的咖啡杯节奏发展成了一段音乐剧独白,用的还是《罗密欧与朱丽叶》里”Le Balcon”的主题动机。这种能力需要平时做大量”声音日记”训练:

  • 把地铁报站声记成旋律
  • 用不同音乐风格为朋友圈配图即兴配乐
  • 给古诗词设计三种不同剧种的唱法
  • 现在知道为什么音乐剧专业文化课分数线越来越高了吧?去年录取的考生里,有人能分析《红楼梦》判词的音乐结构,还有人用博弈论解释《致埃文·汉森》的剧情走向。乐理考试早就不只是认认音符那么简单了,它考的是你用音乐讲故事的底层能力。

    注:部分专业观点参考上海戏剧学院《音乐剧专业人才培养白皮书》(nofollow)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

    客服

    点击联系客服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09:00-18:00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客服电话

    0571-86795773

    客服邮箱 cy@hzyiyamusic.com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