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招生信息港 专业库 作曲老师突然提问,学生的答案让全班震惊

作曲老师突然提问,学生的答案让全班震惊

专业库 2025年07月20日
4,270 浏览
作曲老师突然提问,学生的答案让全班震惊

当老师问”什么是好的作曲“,这个回答绝了

上周在音乐学院的作曲课上,王教授突然抛出一个问题:”你们觉得什么是好的作曲技术?”教室里瞬间安静得能听见翻谱子的声音。这时后排的李明举手说:”就像炒菜,技术是火候,但好吃才是王道。”全班先是一愣,然后爆发出掌声——这话糙理不糙啊!

作曲技术不是炫技,是服务音乐

去年帮独立音乐人小张改曲子时就遇到这种情况。他用了复杂的复调对位,但听众反馈”听着累”。我们做了个实验:

  • 保留原版技术难度,但调整了声部进入时机
  • 简化了其中两个声部的旋律线条
  • 结果第二版在网易云上的完播率直接涨了40%。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唐建平教授{rel=”nofollow”}说过:”技术理论是工具箱,不是展览柜。”

    常见的误区包括:

  • 为了用而用转调(比如硬塞个关系小调转调)
  • 过度堆砌和弦外音(就像往火锅里倒十种酱料)
  • 机械化套用曲式(ABA不是万能模板)
  • 好作品的三层检验标准

    我老师教过一个土办法:写完先过这三关:

  • 洗澡测试:能边洗澡边哼出来吗?《梁祝》主题旋律就有这个特质
  • 手机测试:用手机扬声器外放,各声部还能听清楚吗?
  • 老人测试:给不懂音乐的亲戚听,能说出”这段像在跳舞”这类感受
  • 去年给游戏配乐时就栽过跟头。写了段超酷的电子音乐,结果主美说:”战斗场景里玩家根本注意不到第4轨的合成器音色!”后来改成:

  • 突出主旋律的八度叠加
  • 简化节奏声部的切分
  • 把特殊音效集中在战斗间歇
  • 最终版本被玩家评价为”听着就燃,但不会干扰操作”。

    说到技术理论的活用,可以试试这个办法:先把理论规则列出来,然后故意打破其中一条。比如写完规范的赋格后,试试让主题在非主调上进入。我见过最绝的例子是某校友把巴赫风格的对位用在了雷鬼节奏里,居然毫无违和感。

    最近在帮学生准备考研作品集时发现,评委最常问的问题是:”这里为什么用全音阶?”而不是”你会用全音阶吗?”。这就像问厨师”为什么选生抽而不是老抽”,重点永远在于选择背后的音乐意图。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

    客服

    点击联系客服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09:00-18:00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客服电话

    0571-86795773

    客服邮箱 cy@hzyiyamusic.com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