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曲专业到底算不算艺术类?
去年帮表弟填志愿时才发现,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这个专业在招生目录里特别容易让人犯迷糊。你说它是艺术类吧,有些学校把它放在音乐学院,有些却放在计算机学院;你说它不是艺术类吧,毕业拿的又是艺术学学位。后来专门咨询了在中央音乐学院任教的朋友才搞明白,这里面藏着个行业冷知识。
关键要看课程代码:教育部规定的艺术类专业代码都是13开头的,比如音乐表演是130201,而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是130203。但很多学校会把”计算机音乐制作”这类偏技术方向的专业放在08工学门类下,课程设置也更偏向编程和音频工程。就像我表弟最后选的某211院校,他们的电子音乐作曲专业就要学C++和数字信号处理,和传统作曲专业完全不是一回事。
有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中国音乐学院去年新增的”音乐人工智能“专业,学生既要会写弦乐四重奏,又要能训练AI生成旋律。这种跨界专业毕业时拿的学位证,在艺术类和工学类之间还真不好归类。
报志愿前必须搞清楚的3件事
我表弟当时差点踩坑,以为所有带”作曲”二字的专业都能参加艺术类校考。后来发现有些院校的影视配乐方向居然要考数学,而某些学校的计算机作曲专业反而要加试钢琴。这里分享几个血泪教训:
看培养方案比看专业名称重要
翻出院校官网的课程表对比下就明白了。传统作曲专业前两年肯定有视唱练耳、西方音乐史这些”硬课”,技术类专业的课表里则会出现”音频算法设计”、”机器学习基础”这类课程。有个简单判断方法:如果看到要学高等数学或者声学物理,基本就不是纯艺术类专业了。
学位证类型决定考编资格
这点特别关键!去年有考生以为自己读的是艺术类专业,结果毕业发现学位证写的是工学学士,考教师编时被卡了专业限制。 直接打学校招生办电话问两个问题:1.毕业发什么类型的学位证 2.能否参加艺术类统考。就像上海音乐学院电子音乐设计专业,虽然是艺术类招生,但发的却是工学学位。
就业方向天差地别
学传统作曲的同学多数去乐团、院校或者自己做独立音乐人,而偏技术方向的毕业生更多进入游戏公司做音效设计师,或者去互联网公司搞智能作曲算法。认识个中国传媒大学电子音乐制作专业的师兄,现在在字节跳动做AI音乐产品经理,他说团队里同事有学计算机的也有学作曲的,但工作内容完全不一样。
有个业内常用的判断标准:看这个专业要不要交五线谱手写作品。现在很多电子音乐专业都允许提交工程文件代替传统乐谱,这种往往更偏向技术应用方向。如果学校还要求必须用钢笔抄总谱,那肯定是正统艺术类专业没跑了。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