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招生信息港 专业库 作曲考研必看:3招搞定专业理论与技术提升

作曲考研必看:3招搞定专业理论与技术提升

专业库 2025年07月19日
8,752 浏览
作曲考研必看:3招搞定专业理论与技术提升

作曲考研的核心技术突破点

去年帮学妹准备作曲考研时发现,很多考生把时间浪费在和声题海战术上,结果复试时连最简单的动机发展都写不流畅。其实专业考试就三个关键维度:

  • 和声编配别死磕:考官更看重功能逻辑而非复杂程度。有次改题时故意把属七和弦改成降六级,反而因为”意外解决”拿了高分,关键要能自圆其说
  • 曲式分析要带耳朵:千万别变成纯符号辨认,去年央音真题就考了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的”假再现”,得听出调性游移才能得分
  • 创作实操藏陷阱:很多人不知道考场给的钢琴谱要按实际演奏难度写,去年有考生写了跨度十度的快速琶音,虽然理论正确但直接被扣”不可演奏分”
  • 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秦文琛教授(nofollow)在访谈里说过:”现在研究生最缺的是音乐想象力,技术只是表达工具。”确实,去年复试有个考生用手机播放自己录制的环境音效作为电子音乐作品素材,虽然技术简单但拿了全场最高分。

    备考期间的时间管理秘诀

    带过5个考研生的经验发现,9-12月冲刺期一定要打破常规训练模式。有个学生每天早上的安排特别有意思:

  • 7:00-8:00 反向训练:把贝多芬奏鸣曲片段改写成爵士版,强迫自己跳出套路
  • 14:00-15:00 速记挑战:听现代派作品立即记谱,训练听觉敏感度
  • 21:00-22:00 碎片创作:用微信语音随便哼个动机发展成8小节
  • 上海音乐学院考研大纲里要求”具备即兴创作能力”,但很多人准备的都是预制素材。去年考场上出现的神操作:有考生把监考老师咳嗽的节奏型发展成了打击乐声部,这种临场反应比死记硬背强得多。

    记得给自己建个”错误银行”文档,我把学生常犯的毛病归类成:

  • 和声连接中的”平行五度依赖症”
  • 复调写作时的”节奏同质化”
  • 配器时弦乐永远在高音区扎堆
  • 每周翻出来看看比做新题更有用,有个学生靠这个方法三个月内把创作分数从及格线提到了85+。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

    客服

    点击联系客服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09:00-18:00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客服电话

    0571-86795773

    客服邮箱 cy@hzyiyamusic.com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