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曲考研的核心技术突破点
去年帮学妹准备作曲考研时发现,很多考生把时间浪费在和声题海战术上,结果复试时连最简单的动机发展都写不流畅。其实专业考试就三个关键维度:
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秦文琛教授(nofollow)在访谈里说过:”现在研究生最缺的是音乐想象力,技术只是表达工具。”确实,去年复试有个考生用手机播放自己录制的环境音效作为电子音乐作品素材,虽然技术简单但拿了全场最高分。
备考期间的时间管理秘诀
带过5个考研生的经验发现,9-12月冲刺期一定要打破常规训练模式。有个学生每天早上的安排特别有意思:
上海音乐学院考研大纲里要求”具备即兴创作能力”,但很多人准备的都是预制素材。去年考场上出现的神操作:有考生把监考老师咳嗽的节奏型发展成了打击乐声部,这种临场反应比死记硬背强得多。
记得给自己建个”错误银行”文档,我把学生常犯的毛病归类成:
每周翻出来看看比做新题更有用,有个学生靠这个方法三个月内把创作分数从及格线提到了85+。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