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程到底是什么?看完这个再也不怕老师提问了
上周去朋友家做客,正好碰到他女儿在上网课。音乐老师突然提问:”谁能说说大三度和小三度的区别?”结果整个班级鸦雀无声。其实音程这个概念,很多学音乐的人都会卡在这里。
音程就是两个音之间的距离,就像我们说的”从家到学校有500米”一样。但音乐里不用米来量,而是用”度”这个单位。比如do到mi就是三度,do到fa就是四度。这里有个小技巧:数音程时要把第一个音也算进去,就像数楼层要从1楼开始算一样。
去年教一个学生时发现,很多人搞不清为什么E到F是半音。其实这跟钢琴的黑键有关——E和F之间没有黑键,所以是半音关系。这个知识点特别容易考到, 重点记一下。
音程标记其实有规律可循
记得刚开始学音乐时,看到乐谱上那些”P5″、”m3″的标记完全摸不着头脑。后来老师教了个顺口溜:”纯一四五八,大小二三六七”,一下子就记住了音程性质分类。
纯音程(Perfect intervals):
大小音程(Major/Minor intervals):
有个实用的记忆方法:把音程性质想象成衣服尺码。纯音程就像标准尺码,大小音程就像大号小号。增音程和减音程就是特大号和特小号。去年帮一个学生备考时,用这个方法他两天就记住了所有音程性质。
音程转位也是个常考点:
中国音乐家协会{:rel=”nofollow”}的考级教材里特别强调,判断音程性质时要先看度数再看音数。就像认人要先看性别再看年龄一样,这个顺序不能乱。
实战中容易踩的坑
上个月有个学生问我:”为什么C到F是纯四度,但F到B却是增四度?”这个问题特别好,涉及到音程的”白键陷阱”。虽然都是四个音,但C-F包含2个全音1个半音(音数2.5),F-B却是3个全音(音数3),所以后者是增四度。
常见误区:
教钢琴十年发现,最好的练习方法是边弹边唱。比如弹一个三度音程时,同时说出”这是大三度”或”这是小三度”。去年有个学生每天这样练15分钟,三个月后听辨音程的正确率从40%提升到了90%。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