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程到底是什么?从零开始搞懂这些音乐术语
刚开始学音乐那会儿,最让我头疼的就是各种音程名称。记得第一次看到”增四度”、”小六度”这些词时,整个人都是懵的——这不就是两个音之间的距离吗?干嘛要搞得这么复杂?后来跟着老师慢慢练习才明白,音程命名其实有一套很科学的逻辑。
音程主要看两个维度:度数和性质。度数就是数两个音之间跨了几个音级,比如C到E就是三度(C-D-E)。性质则要看具体包含几个半音,这决定了是大、小、增还是减。比如同样三度,C到E包含4个半音就是大三度,而C到降E只有3个半音就是小三度。
最全音程对照表, 收藏练习
去年教学生时,我整理了一套记忆方法,现在分享给你。先记住几个关键数字:
练习小技巧:
有学生问为什么增四度和减五度都是6个半音却要分两个名字?这其实和调性有关。在C大调里,F到B是增四度,而B到F是减五度,虽然半音数相同,但在调式中的功能完全不同。这也是为什么乐理考试经常考这个知识点。
最近发现一个超好用的在线工具音程识别练习(nofollow),可以自定义练习范围。我让学生每天练10分钟,坚持一个月后基本都能快速识别各种音程了。刚开始可能会觉得大六度和小六度很难区分, 先重点攻克三度和六度这些容易混淆的音程。
调号对音程性质的影响也很有意思。比如在G大调里,F是升高的,所以C到F#就变成了增四度而不是纯四度。这也是为什么专业音乐人看谱时都要先看调号,不然很容易算错音程。我有个朋友考音乐学院时,就因为在视唱练耳环节没注意调号,把好几个音程性质都判断错了。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