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程到底是什么?从基础到进阶的完整解析
上周在音乐教室遇到件趣事:老师突然问”大三度和小三度有什么区别”,有个学吉他的同学脱口而出”不就是按的品数不一样嘛”,全班都笑翻了。其实音程这事儿真没那么简单,光知道按几品可不够。
音程说白了就是两个音之间的距离,但专业上我们得用”度”来描述。比如C到E是大三度,C到降E是小三度。这里有个容易混淆的点:度数只计算音名数量(C-D-E算三度),而大小增减这些性质要看具体包含几个半音。大三度有4个半音,小三度只有3个半音,这就是为什么吉他手说”按的品数不同”其实也没全错。
判断音程性质时我有个笨办法特别好用:
音程在创作中的实战应用
去年给游戏配乐时遇到个典型问题:需要营造悬疑感但不想用老套的减和弦。后来发现交替使用增四度(比如C-F#)和小六度(C-降A)效果特别惊艳——增四度那种不协和的张力,配上小六度的阴郁色彩,比单纯堆叠不协和音程更有层次感。
常用音程的情绪特征:
有个特别容易踩的坑:别把音程性质和和弦功能搞混了。比如属七和弦里的三全音(增四度)确实重要,但单个增四度音程并不等于属七功能。有次我学生写歌时拼命堆增四度想制造紧张感,结果听起来像走音的进行曲,这就是没理解音程要服务于整体和声进行。
刚开始可以玩个练习:用钢琴弹C,然后随机弹另一个音,马上说出音程名称。坚持两周后,我保证你听和弦进行都会有新发现。现在工作室的新人我都让他们做这个训练,效果比死磕乐理书好得多。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