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程度数到底是什么鬼?
刚开始学琴那会儿,老师总说”大三度“、”纯五度“,我每次都只能尴尬地点头。直到有次弹《卡农》时,老师突然问:”这段旋律的音程关系是什么?”我整个人都懵了。后来才发现,原来音程度数就是两个音之间的距离单位,就像用”公里”来测量距离一样。
音程的计算其实特别简单:
比如C到G:
加起来就是7个半音,所以是纯五度
去年教一个成人学生时,我发现用钢琴键盘来理解特别直观。白键到白键的音程关系,比死记硬背那些理论要容易得多。记得有次她突然兴奋地说:”原来《小星星》开头的’一闪一闪’就是纯五度啊!”
这些音程关系到底怎么用?
最实用的就是和弦构建了。大三和弦就是根音+大三度+纯五度组成的,比如C大三和弦(C-E-G)。刚开始我总记混,后来发现用《生日快乐》歌的前两个音”祝你”就是大三度,一下子就记住了。
音程在即兴演奏时特别重要:
有个特别有意思的发现:很多流行歌曲的副歌部分都喜欢用四度或五度的跳进。比如周杰伦的《晴天》副歌”刮风这天”,”刮”和”风”就是纯四度关系。这种音程听起来特别有张力,容易让人记住。
最近在帮学生准备考级时,发现英皇考纲里明确要求考生要能听辨各种音程。其实训练方法很简单:每天花5分钟,先弹一个音,然后心里想着要弹的音程,再弹出来验证。坚持一个月,耳朵对音程的敏感度会明显提升。
参考:英皇考级大纲(nofollow)
对了,如果你在练习时发现某个音程总是听不准,可以试试这个方法:找一首你熟悉的、包含这个音程的歌曲片段。比如小二度可以用《白色巨塔》主题曲开头的那两个音。把音程和具体的音乐联系起来,记忆会深刻得多。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