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招生信息港 专业库 自学作曲3年,我总结了这5个颠覆认知的理论误区

自学作曲3年,我总结了这5个颠覆认知的理论误区

专业库 2025年07月19日
9,954 浏览
自学作曲3年,我总结了这5个颠覆认知的理论误区

那些年我踩过的作曲理论

刚开始学作曲那会儿,总觉得只要会写旋律就是作曲。直到把第一首作品拿给音乐学院的教授看,直接被批得体无完肤。他说我的和声进行像”车祸现场”,转调手法堪比”跳崖式自杀”。这才意识到,作曲远不只是把音符串起来那么简单。

  • 和声进行不是随便配的:我最早写的流行歌,副歌部分用了C-G-Am-F这种烂大街的和弦进行。后来才知道,这种套路化的和声会让作品失去个性。现在我会先确定歌曲的情绪基调,再选择对应的和声色彩。比如要表现忧郁感时,可以多用七和弦九和弦
  • 转调不能太生硬:有次为了炫技,在一个八度内转了三次调,结果听起来像过山车。正确的做法是通过共同和弦过渡,或者使用半音阶渐进。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里就有很多教科书级的转调范例。
  • 节奏型要服务情绪:曾经给一首抒情歌配了密集的十六分音符伴奏,完全破坏了歌曲的意境。现在明白,慢歌适合用长时值音符,快歌可以用切分节奏增加动感。
  • 颠覆认知的5个作曲理论

    去年参加作曲大师班,有位资深音乐制作人说:”现在音乐学院教的很多理论,在实际创作中都是可以打破的。”这句话彻底改变了我对作曲的认知。

    规则是用来打破的

    传统和声学告诉我们,平行五度要避免。但在流行音乐和电影配乐中,故意使用平行五度能营造空旷感。汉斯·季默在《星际穿越》的配乐中就大量使用了这种手法。

    调式交替也是个好东西。把自然大调和和声小调混着用,能创造出既熟悉又新鲜的声音。周杰伦的《夜曲》就完美示范了这种技巧。

    现代作曲的隐藏技巧

  • 逆向思维作曲法:先写和弦进行,再构思旋律。这样能确保和声骨架足够扎实。我最近写的《雨巷》就是先用钢琴铺好和弦,再往上”挂”旋律的。
  • 限制创作法:给自己设定限制条件,比如只用三个音写主题。这种约束反而能激发创造力。披头士的《Yesterday》主歌部分就只用了七个音。
  • 数字音频工作站(DAW)是现代作曲家的画笔:别死磕五线谱,直接在Logic或Cubase里用钢琴卷帘窗创作。实时听到效果能更快调整。我有个朋友完全不懂乐理,靠耳朵在FL Studio里做出了爆款歌曲。
  • 最容易被忽略的细节

    音色选择其实比想象中重要得多。同样的旋律,用钢琴还是弦乐演奏,感觉完全不同。 多收藏些优质音源,比如Spitfire Audio{rel=”nofollow”}的管弦乐库。

    别忘了留白的重要性。有时最动人的不是音符本身,而是音符之间的沉默。久石让给宫崎骏动画配乐时,就特别擅长运用这种”留白艺术”。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

    客服

    点击联系客服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09:00-18:00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客服电话

    0571-86795773

    客服邮箱 cy@hzyiyamusic.com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