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子音乐制作人必须掌握的5个前沿作曲技术
去年帮一个电子音乐制作人朋友调整作品时,发现他还在用2010年代的老方法写drop段落。结果用了新的AI辅助作曲工具后,他的作品在Spotify上的播放量直接翻倍。现在电子音乐的发展速度,真的比我们想象中快得多。
2025年最值得投资的电子音乐制作工具
上个月刚参加完柏林音乐科技展,最大的感受就是硬件和软件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很多传统”乐器”现在都能直接输出MIDI信号,这对作曲流程的改变是革命性的。
硬件方面
Roli的Seaboard Block是我今年最推荐的入门设备。虽然看起来像玩具,但它的MPE(MIDI Polyphonic Expression)功能能让电子音乐制作人获得弦乐演奏般的表现力。价格只要2000元左右,比买台合成器划算多了。
软件方面
两个必装的插件:
最近发现个有趣的现象:很多顶级制作人开始回归基础。比如Martin Garrix在访谈里说,他现在写歌反而更依赖传统的钢琴窗MIDI编辑。这提醒我们,新技术要用,但音乐本质的东西不能丢。
避开这些电子音乐制作的常见坑
帮过十几个电子音乐人改作品后,发现大家最容易在三个方面翻车:
说到编曲结构,现在最受欢迎的EDM格式已经从传统的”intro-verse-build-drop”变成了”8秒hook先行”的抖音友好型结构。这个变化值得所有想做商业电子音乐的人注意。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