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以为学作曲只能当音乐家?这些冷门出路更吃香
去年帮一个作曲系学妹改简历,发现她完全低估了自己的就业可能性。现在游戏公司给配乐师的薪资,普遍比交响乐团高30%-50%,而且不用天天穿正装上班。影视配乐、广告音乐这些方向,很多科班生反而没注意到。
有个反常识的现象:现在最缺作曲人才的反而是互联网公司。网易云音乐的内容生态组,去年给应届生开过25k的月薪,主要工作竟然是给用户生成的AI歌曲做质量把控。
避开内卷的野路子:把理论变成赚钱工具
音乐学院老师不会告诉你,抖音上那些教成人即兴伴奏的账号,头部博主月流水能到20万。我表弟用作曲理论知识做了一套《和弦套路秘籍》网课,在知识星球卖了3000多份。关键要找到理论知识和市场需求的结合点:
影视配乐外包
现在短视频爆发,连县城婚庆公司都需要定制BGM。接单平台比如米克网、猪八戒,新手报价30-60秒的曲子800-1500元很常见。重点要掌握不同类型片的音乐语言,比如美食视频常用大调属七和弦,悬疑片多用减和弦。
音乐自媒体内容策划
有个典型案例:B站账号”黑乐谱“用作曲理论分析网红歌曲,单期视频广告报价到8万。其实核心就是把学院派的”曲式分析“课,转化成”周杰伦暗藏哪些古典音乐彩蛋”这种选题。
最近发现个新趋势:很多MCN机构在挖作曲专业的人当音乐总监,负责把关达人的音乐内容质量。不需要你会表演,但得能说清楚为什么某段旋律能引发共鸣,这和作曲理论里的”动机发展“知识直接相关。
(参考资料: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报告2024 nofollow)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