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你的和弦总是按不响?
上周有个学员给我发视频,抱怨说练了半个月C和弦,手指都磨出茧子了,可一换到G和弦还是各种闷音。这太常见了,我教琴十年发现90%的新手都卡在这三个坎上:
GuitarWorld杂志做过研究,正确的手型能减少70%的练习疼痛。 对着镜子练,重点观察手腕有没有向前凸出,理想状态是整个手掌像握着鸡蛋的弧度。
三个立竿见影的和弦转换技巧
去年帮乐队吉他手特训时,我们用了这些野路子方法,两周后他居然能流畅弹完《晴天》:
不要等前一个和弦完全干净才换下一个。比如C转G时,中指可以提前1/4拍就往三弦移动,其他手指跟随调整。这就像打篮球时的预备动作,我让学生用节拍器从60bpm开始练,每拍只做转换准备动作不弹响。
发现没?很多和弦之间有”公用手指”。像Am到F转换时,食指始终按在一弦一品不动。我常让学生先用贴纸标记这些锚点,等肌肉记忆形成了再撕掉。有个学生把锚点涂成红色指甲油,说比老师教的还管用。
把转换拆解成”按弦压力练习”和”抬手速度练习”两部分。比如练D和弦时:
重复这个动作能培养手指协同性,比死磕完整转换效率高3倍。
伯克利音乐学院教程提到,专业吉他手每天会用15分钟单独做这种神经肌肉训练。最近有个学员用这方法,原来卡壳的F和弦转换现在能跟上120bpm的节奏了。
这些和弦外音让你的演奏瞬间高级
记得第一次听老狼弹《同桌的你》,明明都是基础和弦,但副歌那句”谁娶了多愁善感的你”总带着说不出的味道。后来才知道他偷偷加了两个小动作:
吉他大神Tommy Emmanuel常说,好听的演奏就像说话要有呼吸停顿。下次弹《成都》时,试试在”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这句之后,故意留出0.5秒的空白再进下一句,现场效果会惊艳到你。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