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帮一个独立音乐人朋友做混音,发现他还在用鼠标一个一个画音符。我给他演示了几个DAW(数字音频工作站)的隐藏功能,他直接惊呆了:”原来还能这样操作?”其实现在很多专业音乐制作人都在用这些技巧来提升效率,只是没人明说罢了。
智能和弦生成器:Cubase的Chord Track功能可以自动分析和弦走向,Logic Pro的Smart Controls能一键生成复杂的爵士和弦。去年给一个R&B歌手做编曲,用这个功能把原本需要2小时的配和弦工作缩短到20分钟
MIDI效果器链:在Ableton Live里,把Arpeggiator(琶音器)、Chord(和弦生成)和Scale(音阶限制)三个MIDI效果器串在一起,随便弹个单音就能变成复杂的旋律线。这个技巧特别适合做电子音乐的铺底音色
采样反向工程:用Melodyne这类音频转MIDI工具,把喜欢的采样拖进去,能直接看到具体的音符和和弦构成。有次想模仿Billie Eilish某首歌的贝斯线,用这个方法半小时就破解出来了
从零开始学作曲?这些理论其实很简单
很多新手觉得乐理深奥就放弃了,其实掌握几个核心概念就能写出不错的旋律。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的李教授说过:”现代流行音乐中,80%的作品只用了20%的乐理知识。”
和声进行套路:
万能4536251进行(比如周杰伦《晴天》的主歌部分)
卡农进行(电影《那些年》的主题曲)
蓝调12小节(很多摇滚乐的基础框架)
去年教一个完全没基础的大学生写歌,先让他死记硬背这三个套路,配合DAW的钢琴卷帘窗,两周后就能写出完整的副歌了。关键是要理解这些套路为什么好听——比如4536251之所以抓耳,是因为它形成了”稳定-张力-解决”的情绪曲线。
旋律写作技巧:
用”音程跳跃+级进回落”制造记忆点(参考Taylor Swift的副歌写法)
在弱拍位置加入经过音增加律动感
把说话时的自然语调转化成旋律线(说唱音乐常用这个方法)
有个很实用的练习:打开手机录音,随便哼一段旋律,然后用DAW把它量化修正。我最早写的几首歌都是这样来的,比对着钢琴苦思冥想高效多了。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