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乐治疗专业到底能治什么病?
最近有个学妹跑来问我:”姐,我抑郁症吃药副作用太大,听说音乐治疗能缓解?这专业靠谱吗?”说实话,三年前我陪闺蜜去中央音乐学院旁听音乐治疗课时,看到自闭症孩子跟着鼓点拍手的场景,也惊得下巴差点掉下来。
音乐治疗师的工作可不止放歌这么简单。他们得掌握临床医学、心理学和音乐学三栖技能,比如用特定频率的鼓声刺激帕金森患者的运动神经,或者给阿尔茨海默症老人编排年轻时熟悉的民谣唤醒记忆。去年北京安定医院的临床数据就显示,配合音乐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发生率降低了37%。
常见适用病症包括:
我闺蜜现在在儿童医院工作,她有个绝活——用《小星星》改编版本来评估多动症孩子的专注力。她说每次看到熊孩子从满屋乱跑到能安静听完一首曲子,比收到红包还开心。
这个专业到底学些什么?
国内开设这个专业的院校屈指可数,像中央院、上音这些顶尖音乐院校的课程表看得我头皮发麻。除了要啃《音乐治疗学基础》这种大厚书,还得学解剖学(要知道大脑听觉皮层在哪)、心理学(掌握MMPI量表用法),最绝的是即兴演奏课——治疗师得能随时根据患者状态弹出匹配情绪的旋律。
实操课更是魔幻:
有个在读的学弟跟我吐槽,他们期末考试要连续48小时做音乐干预方案,比医学生熬夜背书还刺激。不过毕业后出路挺广,三甲医院心理科、特殊教育学校、甚至月子中心都在抢人,时薪能到300-500元。
现在越来越多的康复机构开始设置音乐治疗室,连有些养老院都购置了声波震动床。要是你正考虑转行,不妨去考个音乐治疗师资格证试试?听说二级证通过率只有30%,比心理咨询师难考多了。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