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曲系学生每天都在学什么?
刚进音乐学院那会儿,我也以为作曲就是每天坐在钢琴前写旋律。直到第一节和声课,老师让我们分析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的和声进行,全班20个人有18个当场懵圈——原来作曲专业要啃这么多硬骨头啊!
最崩溃的是配器课,老师会突然问:”这段旋律交给双簧管还是单簧管?为什么?”后来在乐团实习才发现,作曲家必须知道每件乐器的音域特点和演奏技法,比如长笛的高音区穿透力强,但中音区容易”被吃掉”。
那些没人告诉你的作曲内幕
大三跟导师做影视配乐项目时才明白,学校里教的都是基本功,真正的商业作曲要面对各种奇葩需求。有次甲方要求”既要像汉斯·季默又要有中国风”,我们团队熬了三天三夜,最后在管弦乐里加入古筝微分音才过关。
最意外的是要学基础编程。有次接了个交互式音乐项目,需要用Pure Data做实时音效生成,现学的代码现在还能用来做电子音乐。导师说现在的作曲系毕业生,三分之一去写游戏音乐,三分之一做独立音乐人,剩下的在教培机构教钢琴——但没人只靠写交响乐过日子。
隔壁宿舍的学长去年给某爆款手游写了主题曲,现在版权费月入5万。他悄悄告诉我秘诀:”把学校教的古典技法拆碎了用,加点电子音色,甲方觉得既高级又时髦。”你看,就连巴赫的复调技巧,现在都变成EDM里的build-up段落了。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