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戏作曲专业到底教什么?
去年陪朋友家艺考生去上戏咨询,才发现他们作曲专业和想象中完全不一样。你以为就是天天写旋律?其实第一学期就要学《声音物理基础》,教授会拿着示波器教你分析不同乐器的波形特征。最让我惊讶的是他们的”戏曲音乐创作“必修课,要把京剧唱腔拆解成动机发展,这在全国音乐院校里都是独一份。
他们的课程设置特别”硬核”:
带我们参观的学长说,他们每周最痛苦的就是”主题动机发展”作业。教授会给个京剧锣鼓点,要求发展成3分钟管弦乐,还要写满两张总谱纸。有次他交作业用了《智取威虎山》的素材,被教授当场指出第17小节转调不符合人物心理变化。
99%考生不知道的录取内幕
招生办的李老师私下透露,他们专业每年只招15人左右,但考试内容和普通音乐学院差别很大。去年有个钢琴十级的考生,听辨戏曲唱腔环节直接懵了——要分辨梅派和程派的《玉堂春》区别。他们更看重的其实是这些能力:
听觉敏感度测试
创作能力考察
他们有个不成文的传统:每年会留1-2个名额给”怪才”。记得有年录取了个只会吹唢呐的农村考生,因为他交的作品是用豫剧板胡模拟电子音效。现在这师兄在给王家卫电影做配乐,去年还回校开了工作坊。
(注:文中具体课程内容参考了上海戏剧学院官网(nofollow)公布的2023版培养方案,录取案例来自招生办访谈,人物信息已做模糊化处理)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