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乐学专业到底值不值得选?
最近帮表妹填志愿,她突然问我:”姐,你觉得音乐学专业怎么样?”这个问题把我问住了。去年我邻居家孩子小林就是音乐学毕业的,现在在深圳一家音乐培训机构当老师,月薪1.2万左右。但另一个学妹阿雯毕业后转行做了新媒体,现在天天在朋友圈吐槽”当初为什么想不开学音乐“。
音乐学专业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能系统学习音乐理论、音乐史、作曲技法这些硬核内容。我们学校音乐系主任常说:”学音乐不是学乐器,是要学透音乐背后的文化脉络。”比如要研究巴赫的赋格曲式,得先搞明白巴洛克时期的宗教背景;分析肖邦夜曲,得了解19世纪波兰的民族运动。
但现实问题是,这个专业对天赋要求特别高。我见过太多人以为”会弹钢琴就能学音乐学”,结果乐理课挂科挂到怀疑人生。五线谱视唱、和声学、曲式分析这些专业课,真的不是靠死记硬背就能过关的。去年有组数据挺有意思:中国音乐学院的毕业生里,继续从事音乐相关工作的不到60%,转行率比其他艺术类专业都高。
过来人说的真实情况
小林现在带的艺考生里,十个有八个说想报音乐学。他每次都会问三个问题:”你能每天练琴6小时吗?””能接受月薪可能不如普通白领吗?””准备好30岁可能还要啃老考研吗?”这三个问题问完,通常能劝退一大半人。
就业方向其实比想象中窄很多:
有个很现实的数据:2023年某211院校音乐系公布的就业报告显示,毕业生平均起薪4860元,比该校计算机专业低了将近4000元。我认识个学姐特别拼,研究生期间考了教师资格证、钢琴演奏级、奥尔夫音乐指导师三个证书,现在在杭州某重点小学当老师,月薪也才8000出头。
最扎心的是投入产出比。学音乐真的太烧钱了!普通专业四年学费2-3万,音乐专业光是专业课费用就可能翻倍。更别说买乐器、找名师辅导、参加比赛这些隐性开销。我表妹的钢琴老师直接说:”家里没矿的,慎选音乐专业。”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