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招生信息港 专业库 学了3个月录音艺术课,我终于搞懂声音的魔法

学了3个月录音艺术课,我终于搞懂声音的魔法

专业库 2025年07月20日
2,736 浏览
学了3个月录音艺术课,我终于搞懂声音的魔法

录音艺术课到底在学什么?

去年报名录音艺术课时,我以为就是教怎么用录音棚设备。结果第一节课老师就让我们蒙上眼睛听不同材质的脚步声:木地板、水泥地、地毯…这才发现原来声音有这么多层次。录音艺术远不止按个录音键那么简单,它是一门研究声音采集、处理和创作的综合性学科。

  • 声音物理学:为什么在浴室唱歌特别好听?因为混响时间不同。课程会教你计算声波反射、吸音材料选择这些硬核知识
  • 设备实操:从最基础的麦克风摆位开始练,我花了2周才搞懂”3:1法则”——第二个麦克风距离至少要3倍于第一个麦克风到声源的距离
  • 听觉训练:最折磨人的环节是盲听EQ调整,老师会把一段人声的高低频切得七零八落,我们要像玩拼图一样用耳朵复原
  • 记得有次作业要求录制”清晨的菜市场”,我凌晨4点去批发市场蹲点。结果交作业时被老师指出背景音里冰箱嗡嗡声太明显——这种低频噪音在户外根本不可能出现,说明我后期造假了。这才明白真实的录音师连环境声都要讲究逻辑性。

    那些让人恍然大悟的录音技巧

    关于麦克风的选择

    很多人以为贵的麦克风就是好的,其实得看使用场景。给美声歌手录音要用大振膜电容麦,但录架子鼓反而需要动圈麦来承受高声压。有次我用价值2万的U87录ASMR,出来的效果还不如300块的领夹麦,就是因为没考虑指向性问题。

    常见的修音误区

  • 不要一上来就加混响,先处理好齿音和呼吸声
  • 降噪不是万能的,过度使用会让声音像被水洗过一样失真
  • 人声和伴奏的响度平衡比一味追求音量更重要
  • 现在帮朋友录播客时,我会先花10分钟测试房间声学。简单的方法就是拍手听回声:如果听到”啪啪”的清脆回声,说明需要加吸音棉;要是声音发闷,可能是低频驻波问题。这些都是在录音艺术课上学到的实用技巧

    有意思的课堂实验

    老师曾让我们用手机录制同一段话:第一次正常拿手机,第二次把手机塞进毛衣里,第三次对着马桶录音。对比后发现,看似搞笑的”马桶录音”反而最适合恐怖故事旁白——陶瓷的反射特性会产生天然的诡异混响。这让我深刻体会到,非常规录音方式也能成为创作工具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

    客服

    点击联系客服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09:00-18:00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客服电话

    0571-86795773

    客服邮箱 cy@hzyiyamusic.com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