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乐学专业到底在学什么?
很多人以为音乐学就是天天弹琴唱歌,其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我表妹去年考上音乐学院,开学第一天就傻眼了——课程表上居然有《音乐考古学》和《声学物理》这种课。音乐学专业更像是一个用科学方法研究音乐的”音乐侦探”专业,它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音乐从哪里来?为什么好听?怎么影响人?
音乐学细分方向特别多,最常见的三个方向是:
你以为的冷门课其实最有用
音乐学专业最让人意外的,是那些看起来和音乐无关的必修课。比如我表妹的《音乐声学》课要学傅里叶变换,用示波器分析泛音列;《音乐治疗》课要背人体解剖图,知道哪个脑区负责处理节奏。有门《音乐统计学》简直要命,要用SPSS软件分析莫扎特作品的调性分布规律。
这些课刚开始觉得莫名其妙,但后来都派上大用场。我表妹实习时帮游戏公司做音效设计,就用声学知识解决了VR场景的3D音效问题。她说:”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要求我们学编程基础了——最新研究都用AI分析海量音乐数据。”
实践课也特别硬核:
最夸张的是毕业要求:不仅要开独奏会,还要交一篇像模像样的学术论文。我表妹写的是《抖音神曲的旋律记忆点形成机制》,为了收集数据逼着全家人做了三个月听音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