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弦第一转位到底叫什么?
刚学钢琴那会儿,老师让我弹C大三和弦的”六和弦“,我一脸懵——课本上明明写的是C-E-G,哪来的六度?后来才知道,原来这就是和弦的第一转位。很多初学者都会在这个概念上卡壳,因为教材和老师用的术语经常不一样。
记得有次给学生上课,她弹《梦中的婚礼》左手伴奏时死活不理解为什么谱子上写着Am/C。我让她把原来的A-C-E改成C-E-A弹,她突然惊呼:”原来这就是把Am和弦倒过来弹啊!”这种顿悟时刻特别有意思。
为什么转位和弦听起来不一样?
上周帮朋友改编《月亮代表我的心》钢琴版时,他问我:”明明都是C和弦,为什么有时弹C-E-G,有时弹E-G-C?”这其实涉及到转位和弦的音响效果问题。把三音放在最低位置时,和弦会突然变得轻盈飘逸,特别适合用在旋律需要流动感的段落。
和声学原理:
有个实用小技巧:当你觉得和弦进行太”楞”的时候,试试把其中一两个和弦转位。去年改编《成都》钢琴版时,我把副歌部分的F和弦改成F/A(A-C-F),整个段落立刻有了种娓娓道来的叙事感。不过要注意,转位和弦用太多会显得绵软无力,就像做菜不能全用味精提鲜。
实际应用场景:
有次看到油管大神Pianote的教学视频(nofollow),他们演示了用第一转位和弦给《All of Me》重新编配,原本普通的1645进行突然变得高级感十足。这种把理论转化成实际音响的能力,才是玩转和弦的关键。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