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死记硬背和弦指法会让你走弯路
上周有个学员给我看他的练习本,密密麻麻抄了20多页和弦指法图。我问他:”C和弦的3音是什么?”他愣了半天答不上来。这就像背了一整本菜谱却分不清盐和糖——弹琴时手指在动,脑子却没跟上。
其实和弦指法图最大的坑在于:它只告诉你”手指该放哪儿”,却没说清楚”为什么这么放”。比如G和弦那个别扭的小指按法,其实是为了让根音更突出。去年我教过一个用”口诀”硬背的学生,换了把弦距稍高的琴就完全不会弹了,因为他根本没理解手指发力的原理。
有个特别有意思的案例:我让学员用手机APP测同一个和弦的不同按法,发现虽然指法图上标注的是”标准按法”,但实际听感最好的往往是手指自然舒展的版本。这就像穿鞋——再贵的尺码不对也是白搭。
3个真正有效的和弦学习方法
去年帮乐队吉他手改谱时发现,能即兴的人都有一个习惯:他们看到Am7不是想”食指按2弦1品”,而是立刻反应出A-C-E-G这几个音的位置。试着这样做:
你会发现所谓的”和弦形状”,其实是音阶在指板上的投影。我常让学员玩个游戏:随机定个根音,30秒内找出它的三种和弦按法,赢的人可以点歌——两个月后他们基本都能摆脱指法图了。
音乐学院的训练有个残酷真相:好耳朵比快手指更重要。试试这个我偷师爵士钢琴家的方法:
有个学生用这方法三个月后,居然自己摸索出了Drop D调弦下的新和弦按法。就像学方言,死记课本不如多听当地人说话。
把CAGED系统想象成乐高积木:所有大和弦都是五种基础形状的变体。我办公室墙上贴着学生画的”和弦家谱”,比如:
C家族:
C→Cadd9(加2指)→Csus4(移1指)→C7(减1指)
有个玩指弹的小姑娘更绝,她把常用进行编成”和弦地铁图”,红色线是主歌进行,蓝色线是副歌转折。现在她换调弹唱就像换乘地铁一样自然。
最近发现个神器:用和弦分析工具{rel=”nofollow”}可以实时看到不同按法的音高分布。有学员反馈说,这比背一百张指法图都有用——毕竟眼睛会骗人,耳朵不会。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