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选校时最容易踩的3个大坑
去年帮表弟选作曲专业时,发现很多家长和学生都在重复踩同样的坑。最典型的就是只看学校名气,结果孩子进去后发现课程设置完全不适合自己。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郭文景教授就说过:”作曲是门需要天赋和系统训练结合的专业,选错学校可能耽误整个职业生涯。”
90%人不知道的择校秘籍
去年陪考时发现个神奇现象:同样分数段的学生,有人毕业能接商业项目,有人连五线谱软件都用不利索。关键就在于会不会看教学大纲。星海音乐学院流行作曲系的教学大纲里,大三就要完成300小时的棚录实践,这种细节招生简章根本不会写。
怎么挖出真金白银的课程信息?
容易被忽视的黄金指标
记得去知乎搜”[学校名称]+作曲系在读体验”,去年发现有所学校宣传的”国际交流”实际是自费项目,这种坑提前知道能省十几万。中国音乐家协会官网每年发布的《全国音乐类专业就业蓝皮书》也挺有参考价值,能查到各校毕业生真实去向。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