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90%新手弹和弦总是不好听?
上周有个学员给我发视频,弹《成都》时C和弦怎么听都别扭。我一看就发现问题了——他根本没按实三根弦!这其实是个特别常见的误区,很多新手以为手指碰到琴弦就叫”按和弦”,实际上没按实的和弦就像没煮熟的泡面,看着像那么回事,吃起来完全不是味儿。
真正决定和弦质量的三个关键点:
我教学生时会让他们做个小实验:先随便按个C和弦,然后单独拨5弦→3弦→2弦→1弦。如果听到闷音或者”滋啦”声,说明有弦没按实。去年有个学员用这个方法每天练10分钟,两周后和弦切换速度直接翻倍。
和弦转换慢?试试这个物理老师教我的诀窍
大学时我的吉他老师是物理系教授,他教我用”最小位移原则”来练和弦转换。简单说就是找两个和弦之间移动距离最短的手指当”锚点”,比如从C换到G时:
这样操作比全部手指重新找位置快至少40%。有个特别实用的训练方法:用手机拍自己换和弦的过程,慢放观察哪些手指在”绕远路”。去年我帮一个学生分析视频,发现他Am换F时整个手掌都在平移,调整后速度直接从5秒缩到2秒。
常见和弦组合的最优路径:
从每分钟40拍开始练,确保每个和弦都按实后再加速。千万别信网上说的”狂练自然就会”,错误的肌肉记忆比零基础更难改。
你绝对想不到的和弦应用秘诀
有次看五月天演唱会,发现怪兽弹《温柔》时C和弦居然没按完整指法。后来专业录音师告诉我,这叫”简化和弦”,在弹唱时特别实用:
但要注意简化不是偷懒!必须确保保留和弦的”色彩音”。比如G和弦如果省略3弦,就会变成G5和弦(强力和弦),完全失去原本明亮的听感。我整理过一份常用和弦简化指法图(nofollow),适合弹唱时应急用。
最近很火的《乌梅子酱》副歌部分,其实就用到了大量简化F和弦。下次你弹的时候可以试试看:食指横按只压住1-2弦,无名指按5弦3品,这样既省力又好听。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