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招生信息港 专业库 那些想读作曲博士的人注意了:2025年最新申请指南

那些想读作曲博士的人注意了:2025年最新申请指南

专业库 2025年07月19日
8,483 浏览
那些想读作曲博士的人注意了:2025年最新申请指南

作曲博士申请到底难不难?

去年帮一个学弟准备作曲博士申请材料,才发现国内这个专业真的卷得离谱。中央音乐学院2025年作曲理论与技术博士点预计只招8个人,但每年报考人数都在200人以上。最要命的是,很多考生根本不知道这个专业到底在考什么,光会写曲子可不够。

  • 作品集不是越多越好:去年有个考生交了15首作品,结果初审就被刷了。评委更看重3-5首能体现你技术全面性的作品,比如要包含不同编制(独奏、室内乐、管弦乐)、不同风格(现代技法至少要占1/3)
  • 理论研究能力比创作更重要:别被”作曲“两个字骗了,这个博士点全称是”作曲理论与技术“,意味着你要能说清楚自己作品的技法逻辑。我学弟的复试就被问到”请用申克分析法解释你作品第37小节的声部进行”
  • 外语要求高得吓人:上音去年要求提交德语或法语的专业文献翻译,很多考生就卡在这关。 提前准备2-3篇勋伯格《和声学》的章节翻译练习
  • 有个特别坑的点是,不同学校的考试重点完全不一样。中央院偏爱现代音乐技法,上海院更看重传统和声功底,中国院则特别关注民族音乐元素的应用。去年有考生拿着电子音乐作品去考中国院,直接被评委问”你这算作曲还是编曲?”

    2025年最新申请避坑指南

    帮学弟整理材料时发现,很多考生在作品说明这个环节吃大亏。千万别写”这首作品表达了我的忧郁情绪”这种话,评委想看的是类似:”作品采用非对称节奏序列(3+2+5/8)与微分音技术,在第二乐章运用了频谱作曲法的共振峰处理”。

  • 推荐信要找对人:别迷信大教授,去年有考生找了著名指挥家写推荐信反而扣分。最理想的是找两类人:1)出版过作曲理论专著的学者 2)在国际现代音乐节发表过作品的作曲家
  • 研究计划书要具体:千万别写”研究中国风格交响乐创作”这种大题目。好的选题应该是像”基于苗族飞歌音列的十二音矩阵算法研究”这种能看出方法论的具体方向
  • 提前联系导师有讲究:千万别群发邮件!我学弟的秘诀是:先研究导师最近5年发表的论文,在邮件里具体讨论其中某个观点,比如”您在《当代音乐》2023年第4期提到的参数化对位法,我在作品XX中做了类似尝试…”
  • 有个血泪教训:很多考生以为提交CD录音就行,其实现在都要带总谱的现场演奏视频。去年有考生花三万块请职业乐团录作品,结果因为总谱排版不规范被扣分。 用Finale或Dorico这些专业打谱软件,页码标记、乐器分组这些细节都要按国际标准来。

    最容易被忽视的是音乐分析笔试,去年星海音乐学院的考题里出现了用集合理论分析韦伯恩《交响曲》op.21的题目。平时要多练这种硬核分析,光会写曲子真的不够。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

    客服

    点击联系客服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09:00-18:00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客服电话

    0571-86795773

    客服邮箱 cy@hzyiyamusic.com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