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招生信息港 专业库 3个月啃完作曲理论课,我的旋律终于不再跑调了

3个月啃完作曲理论课,我的旋律终于不再跑调了

专业库 2025年07月19日
3,528 浏览
3个月啃完作曲理论课,我的旋律终于不再跑调了

从音痴到能写完整旋律的3个月

去年报名作曲理论课前,我写的旋律总被朋友吐槽”像跑调的儿歌“。最惨的一次,给暗恋的女生写了首生日歌,她听完委婉地说”很有…创意”。现在回头看当时的作品,确实连基本的和声进行都是乱的。

作曲课第一节就颠覆了我的认知。老师直接放了段周杰伦的《晴天》前奏:”听出这里用了什么和弦吗?”全班鸦雀无声。原来流行歌里藏着这么多门道——主歌用I-V-vi-IV走向营造记忆点,副歌突然转调制造冲击感,这些套路在伯克利音乐学院公开课{:rel=”nofollow”}里都有详细解析。

最实用的三个突破点:

  • 和弦公式库:先死记硬背10种万能进行,比如卡农走向、4536251这些流行歌高频套路。有次我用vi-IV-I-V给朋友咖啡店写广告歌,老板当场就要了曲子
  • 旋律动机发展:学会把2-3个音符的短句通过模进、倒影玩出花样。现在写歌会先录一段口哨,再在DAW里拆解重组
  • 节奏骨架设计:特别是切分音和反拍运用。有次把《生日快乐》改成swing节奏,立刻有了爵士酒吧的味道
  • 那些踩坑换来的血泪经验

    第二个月进入实战阶段,交作业时被老师用红笔圈出”平行五度”错误时还一脸懵。后来才懂这是古典作曲的大忌,会让声部失去独立性。现在养成了用和弦进行检测工具{:rel=”nofollow”}先自查的习惯。

    最痛苦的还是调式分析。有次把多利亚调式小调搞混,写出来的”中国风”曲子被同学笑称”西域风情”。老师教了个笨办法:把《卷珠帘》和《青花瓷》的旋律音逐个写在钢琴卷帘上对比,立刻看出五声调式和七声调式的区别。

    这些工具拯救了我的效率:

  • Melodyne修音准时,发现把某个音提高半音就能让旋律更流畅
  • 用Band-in-a-Box自动生成伴奏,测试不同风格适配度
  • 手机下载的调音器app,现在路过地铁站听到提示音都会下意识分析音程
  • 有次在咖啡厅即兴弹刚学的II-V-I进行,隔壁桌客人突然过来问是不是专业学音乐的。那一刻突然理解老师说的:”理论不是束缚,是给你更多选择的可能性。”现在听到超市背景音乐都会不自觉分析它的和弦套路,这病估计是治不好了。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

    客服

    点击联系客服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09:00-18:00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客服电话

    0571-86795773

    客服邮箱 cy@hzyiyamusic.com
    搜索